


作者: 來源: 發表時間: 2025-09-12 15:12
齊魯網菏澤5月11日訊(記者 魏波 菏澤臺 劉長虹 黃貴鑫)圍繞民生找選題,山東審計機關堅持重心下移,通過開展政策跟蹤審計促民生、惠民生。
從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之初,就同步派駐審計組監督,這種“嵌入式扶貧審計”,是山東首創。在菏澤鄆城縣郭屯鎮東張樓村,用100萬省級扶貧專項資金建設的蔬菜大棚,比預定竣工日期晚了5天,但還是被審計組上門督促。
菏澤市鄆城縣扶貧辦主任時志榮解釋,“這個項目招投標完成之后,它就開始建設,那么建設過程中呢,涉及到一家一戶的土地,可能是出現了點問題?!?/p>
山東審計機關三年時間里,兩次專項審計精準扶貧,覆蓋了有脫貧攻堅任務的全部89個縣。
山東省審計廳農業與資源環保審計處處長莊欣介紹,主要是精準識別工作還有偏差,在扶持方式和扶持手段上還存在不夠精準的問題,以及項目實施進度慢,效率效果不明顯的問題。
大到政策落實、資金使用;小到項目管護,僅去年精準扶貧專項審計,就發現問題近10個,在審計糾錯監督下,一批扶貧項目順利實施。鄆城縣東張樓村的扶貧大棚,也很快交到了貧困戶手上。
時志榮表示,“審計對我們提出的這些建議,用來指導我們的扶貧業務,它是一個相互促進的?!?/p>
除了精準扶貧,過去兩年,山東審計機關圍繞民生組織審計選題,共開展了42項政策跟蹤審計。宋剛所跟蹤的大班額問題,山東承諾兩年內解決,但在一年前,聊城這所實驗小學還不能開工。
山東省審計廳行政事業審計綜合處調研員宋剛介紹,“主要還是資金問題,現在的學校四證一書不健全,這是有歷史原因的,導致一些貸款不能及時的供應上。”
包括資金在內,針對大班額審計出的20多個問題,成為政府決策的依據,山東不僅建立學校項目辦理“綠色通道”,還在融資、師資配置等方面給予傾斜。截至目前,全省新開工改擴建學校2851所,占到規劃總量的91%。
山東省審計廳廳長馬青山表示,“現在的審計,已經從最初的查錯糾弊,單純的算數字帳,走到了現在,更多的是政策審計,績效審計等等這樣,這樣有序的實現審計的全覆蓋,更好的為黨和國家、為各級黨委政府決策服務?!?/p>
魯公網安備 37172902372011號